当前位置: > 手游资讯 > 游戏攻略 > 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

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

作者:哪吒游戏网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6-11 22:23:18

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向陆到达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由于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

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我国的天津市,在公元前还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公里。当然,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仍以天津为例,在地质年代第四纪中(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两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震源,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但经过100万年的演化,现代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数百公里。

按海岸的形态和成分来分,中国的海岸有平原海岸、山地港湾海岸及生物海岸3类。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总长度达3.2万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震源,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我国海岸形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及沉降带,表现为上升的山地港湾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的格局;杭州湾以南,海岸线基本处于同一隆起带,具有较一致的特点,多为海蚀海岸,特点是区折陡峭,地形险要。

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图,比较唐代和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

A.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地壳运动

2.

A.海岸线向东移动

B.长江南岸侵蚀明显

C.北岸海岸线变化大

D.南通适宜发展大型港口

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3.总体看,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关系是()

①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②在海岸线的东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③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内④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到海岸线距离与震源深度关系不明确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

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

5.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

①太平洋西部岛弧②北美大陆西海岸③北美大陆东海岸④南美大陆东海岸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试题分析:

1.古沙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是典型的三角洲,以沉积作用为主,A对。河流中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B错。故选A。

2.海岸线向东移动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增强,A错;长江并不是直流,曲流主要受离心力作用,B错;长江入海口,由于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水偏向南岸,北岸堆积,海岸线位置变化大,C对;南通位于北岸以堆积为主,水浅,不适于修建港口,D错。故选C。

考点定位河流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

3.C

4.D

5.A

解析

3.读图可知,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在海岸线的东侧,地震次数少,震源较浅,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内。

4.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导致该地区海岸线两侧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不同。

5.由上题的结论,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这种现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所以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岛弧和北美大陆西海岸地区。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震源(高考地理海岸线专题设计)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国王之心(修道士和勇士国王之心英文版)

下一篇:

本文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