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机游戏 > 手游资讯 > 游戏攻略 > 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

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3-29 23:08:51

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编注:本文节选自 Power+ 的「效率思维」栏目。越是复杂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其背后的概念就越多、框架就越大。在使用这些工具的功能之前,如果没有想过这些工具涉及的那些基本的、底层的概念和框架,只是单纯地用,就很容易越用越乱,反而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这个栏目里的文章,就是与大家探讨这些效率相关的基本概念,减少大家自己摸索所走的弯路。

人们常常会说,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种表述,说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有「精力」这个东西,而且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要付出这个精力

只谈时间管理、任务管理,却没有将精力考虑在内的人,在安排事务时会有一个通病——将自己的一天纯粹地按照时间进行理想化划分。但往往会发现一天下来,根本做不到理想中的高效,当初雄心勃勃的规划甚至完成不了一半。

一个野心勃勃的新手的日历大概是这样的

上面这张图的问题,除了排得特别满、显得过于理想化以外。最大的问题是他会幻想自己在 9、10 点左右到家后,离 12 点还有一整块时间,还有精力可以做一些比较大的、重要的事,比如说严肃的写作。

实际上我从前就是这样的理想化,然而这种理想,在我个人的印象里似乎从来没有实现过。因为我每次回家都已经筋疲力尽,想栽倒在沙发上。非得想做点所谓有意义的事的话,大概也就是躺在沙发上看纪录片这种水平的了,说不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不管是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大概也是如此。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下来,到了晚上或者深夜,精力已经消耗得很严重,这个时候如果想做和当时精力不对称的事,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

关于精力分配,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我们可以尽量地,把困难的工作和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重叠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录自己的精力

「记录精力」?这大概可能是各位见过的最玄学的一种提法了。

「记录时间」这个领域发展了这么久,有这么多软件,时间这个东西还可以精确刻度化,还会有那么多人觉得麻烦。精力看不见抓不着,怎么记录?

答案是,用纸笔。

其实,正是因为记录时间这个领域发展得太久,有了一堆软件,我们才理所当然地把它放在了智能设备上。然而,对于入门者来说,通过智能设备记录时间有诸多弊端:

智能设备的干扰强。只要边上有手机,它就能吸收着你的注意力。更不要说 iPhone X 的面部解锁让我们无法躲开锁屏通知,解锁之后还要在满眼的鲜红角标中帮注意力渡劫。有多少次,我们是有件正事要做才划开了手机,但过了一会却恍然大悟自己忘了本来要干什么;用智能设备记录时间其实不快捷。每个软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初始设置,这个初始设置有一定的门槛,不同的软件逻辑还不一样。除此之外,初始设置肯定不能涵盖我们要记录时间的所有领域,导致我们在用的时候还要微调;智能设备上选择时间的滑轮设计很难受——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先看一眼表,然后对比看看,是纸笔写下时间的速度快,还是划开手机用滚动滑轮记录时间的速度快;智能设备上记录时间的工具多是以任务为单位。以任务为单位,就要求我们对一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个明显的意识。但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没这个意识的,需要另外培养。

因此,如果一个人刚刚对记录时间感兴趣,但是却用智能设备里的软件入门,他多半会感到阻力重重。如果有兴趣做时间管理,最开始用纸笔,每一个小时记一下之前一小时大概做了什么,在这之中找规律,上手会快很多。

好在,精力管理这个领域还不算热,软件还没跟上,所以可以让我们有用纸笔记录的机会。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用纸笔怎么记录精力

答案是,模板。

Productivity Flourishing 这个网站里,有一套质量很高的纸质生产力模板(用于打印),包括:

而这次我要介绍的方法,就是借助了这个 The Productivity Heat Map 模板1的图案,但是用法截然不同2。

点此玩法攻略介绍模板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模板:

The Productivity Heat Map 模板

这个模板主要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扇形图区和备注区,但是其实我把扇形图区的边缘也利用了一下。因此它现在的分区是:

扇形图区:这是这个模板的最大的特点——它的「可视化」。一旦明白了图上每种颜色的含义,扫一眼就能获取图片上的主要信息。扇形图边缘:我们可以利用扇形图的边缘,对自己每小时的表现进行具体的记录;备注区:在这里,我会对自己做评价,并且记下一些关于精力的感想,比如「今天发现哪种情况下会意外地耗费精力」等。

知道每个部分的大概用法后,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部分的使用规则和细节。认识这个模板的诸多细节之后,你会发现,它不仅能记精力,还能记录时间,甚至为我们每天的生产力打分。

扇形图区是最主要的区,为了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精力使用情况,我们需要用到不同的颜色。它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状态一目了然,甚至轻松地为自己一天的生产力打分。

因为我每天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份来做事,因此在精力记录中,我会把不同身份做的事和笔的颜色统一起来:

选择红黑蓝这三个颜色,主要原因是在纸笔环境中也比较常见,比其它颜色的笔更容易获取。

当记录精力时,通过涂色,来为自己上一个时间段的表现来打分。根据我的实践,建议以 1 小时为间隔。

在这里我想提示一下,我们只能为上一个时间段的自己打分,不能预先为自己打分,哪怕自己 40 分钟状态都很好,也不代表后 20 分钟就会同样有好状态。

我测试自己精力时的一些打分标准是:

上一个小时精力极其充沛、整个体验极其愉快时,涂满 5 格,即打 5 分;眼皮沉了,说明困了,要涂 3 格,也就是扣两格(–2);打哈欠了扣一格(–1),打多次哈欠扣两格(–2),频繁打哈欠扣三格(–3);抖腿等显示自己不耐烦的身体行为出现的话,扣一格(–1);感到饿扣一格(–1),渴的话不用扣,喝一口水就行了;看手机之类这种事出现肯定要扣格。

这个思路大家应该明白,我这种精力记录的思路基本就是在监督自己,没什么加分的情况。一旦自己注意力分散,惰怠,没有动力,就要酌情给自己扣分。除非享受在当下的进步中,才可以不扣分。

但是不用特别在乎自己被扣分。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做到 100% 的精力充沛,一天有 1、2 个小时 100% 就很了不起了。这个表格的作用是自我记录和自我监督,而不是自我评价。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给自己施加过多压力会适得其反,让进步更困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精力(精力记录的模板与方法)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刘兰芝(刘兰芝)

下一篇: 刘兰芝(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鞋?原来里面大有文章)

本文标签: 精力 精力管理图书 精力管理的评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