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
作者:哪吒游戏网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7-16 11:18:54
《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地探讨了一下《天空战记》这部动画片中出现的真言以及它的含义。接下来的这一篇我们将继续介绍《天空战记》的中武力值最高的神将集团--“八部众”。
故事背景
一般都认为《天空战记》这部动画片的背景是印度神话,其实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取材自同样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尺度放得更精确一点,我们会发现其实它和日本密教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一边吟诵梵文真言,一边用手指做出各种印相,正是日本密教的特征之一
还有无处不在的曼荼罗形象,这也是密教的标志性特征
“密教”,中文一般翻译成“密宗”。“密”就是“秘密”的意思。
由于在修行和传授方式有很多不许公开的秘密,“密教”因此得名。它是大乘佛教的一支,保留早期佛教的神秘主义,咒语,仪式等要素。
早期密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当时正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以又叫“唐密”。后来随遣唐使来到大唐学习佛法的日本和尚空海和最澄,在习得“唐密”之后,又将它带回日本。空海在高野山开创日本密教的一派--真言宗,由于其道场在京都的东寺迦楼罗,所以又被称为“东密”。最澄创立了天台宗,其道场在比睿山延历寺。最澄创立的这一派是师承自中国浙江的天台山,所以被称为“台密”。
空海是谁?他就是那个和白居易一起在《妖猫传》中破案子的那个倭国和尚
由于密宗包含缜密的祭坛布置和繁复的仪轨形式,所以在日本人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通常会请密宗的和尚来做法事。密宗也就渐渐的融入到普通的日本人的生活当中,就像儒家之于中国人,到了日用而不知的程度。
既然密教是源自中国,那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小观众会对它感到那么陌生呢?
原因是到了唐武宗时期,朝廷搞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失去了皇家支持的唐密渐渐地走向衰落,大部分的密法和仪轨都散失了,曾经显赫一时的唐密最终惨遭断绝。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的开启,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唐代密宗的金刚界曼荼罗,才又揭开了唐密的神秘的面纱。
在佛教出现以前,印度已经有婆罗门教的诸神为主的神话传说。“八部众”的原型是印度神话中的八个部族,他们分别是天,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迦。佛教兴起后,为了将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们也纳入其中,到也将这八部吸收到其神话体系中,成为八大护法神。由于八部众以天和龙王为首,所以又称“天龙八部”。
大陆的读者最早接触到“八部众”的概念,可能来自金庸先生那部著名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金大侠在小说开头的《释名》的最后写道“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
下面我们就依次介绍一下这八种神道精怪的个性和神通。
天
天是梵文Deva的意译,汉语音译为“提婆”。意思是“神”,“天界的人”。来自梵语词根“Div”,意思是“闪耀者”。
天王乔加
“天”是佛教从印度神话中吸收的诸神的统称,除了八部众之外,几乎所有名字带天都是都属于“天”的范畴,比如什么帝释天(因陀罗),梵天,吉祥天,辩才天,摩利支天,韦驮天,四大天王都是,连最大的Boss湿婆也是,因为他在密教的还有个名字叫做“大黑天”。
同时,“天”在代指各位神仙之外,还代指以“须弥山”为中心的诸神的居所--“天界”。
动画片中调和之神惠明大师(毗湿奴)领导的天空界神族被称为“デーヴァ神族”。这里的“デーヴァ”其实就是“Deva”的日语发音。当年的翻译没有把“デーヴァ神族”翻译成提婆,而是“天空界神军”,是把以上两个含义都包含进去了,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
天部在日本佛教中又被称为“五部净”。
这是日本兴福寺的“八部众”干漆造像之一的“五部净像”。
看到这里你可能心生疑窦:既然“天”这个概念已经包含了八部众了,怎么八部众里面又有一个“天部”呢?这不是重复了吗?
没有办法,这个可能就是佛教在吸收古印度神话诸神,并创造自己的护法神的过程中产生的BUG吧。
有趣的是动画片里面天王乔佳和修罗王一平一起出生入死,亲同手足。而印度神话中的天部和阿修罗部势如水火,一言不合就杀得尸山血海,所以战场有时候也被称为“修罗场”。
龙王
龙王良马在动画片中是很受欢迎的一个人物。他老成持重,就像一个家里长兄一样值得信赖。当然日版播出的后搞的读者调查中,“最适合做男朋友”一栏,修罗王一平和迦楼罗王力佳以微弱的差距分列冠亚军。到“最适合做老公”这一栏,龙王良马遥遥领先其他选手,独占鳌头。
龙王良马
无论是良马的神甲胄还是他的必杀技“龙王火焰戟”都非常突出“龙”的形象。但是在印度神话中的“龙王”,却是一条蛇。
龙王的梵文是Naga,中文音译叫做“那伽”。在印度那伽并不是龙神,而是印度的毒蛇,尤其是眼镜王蛇的神格化的产物。之所以会把那伽称作龙王,那是因为那伽在印度神话中能飞腾、能兴云布雨,很像后来中国神话中的龙。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的佛经译本提到那伽。例如佛经《大智度论 卷三》中记载:「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名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但中国老百姓不熟悉它们的本来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伽的模样入乡随俗,渐渐被中国龙所同化。
魔兽世界中的那伽形象
那伽在佛教中的形象通常是上边身是人,下半身是蛇,通常还在背上负着5到7只蛇,形象十分的狰狞恐怖。
印度佛教的龙王其实是蛇
动画片中,龙王良马的设定是八部众武力值最高的神将,但是给人的感觉他老是被人打败。虽然良马和迦楼罗王力佳一直是同一个阵营的战友,但是神话传说中“那伽”的天敌正是迦楼罗王的化身--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以那伽为食,直到那伽都皈依佛门,成为护法神才免于被吞噬之苦。
夜叉
夜叉又称药叉,捷疾鬼。梵文写做Yaksa。通常被认为是恶鬼,但在印度神话中他们是居住在森林和草原上的一群不可思议的精灵。虽然在夜叉中也存在着轻易就能把人类撕成碎片的怪物,但总的来说他们只是想在自己的领地“安静地做一个美男子”,不想和人类为敌。
夜叉王黑木凯
在佛经中常有夜叉在佛祖的教诲下,皈依佛法的故事。成为八部众之一,佛教护法神的之后,夜叉一族成了多闻天王(毘沙门天)的部下,和罗刹天一起共守北方。
在日本密教中,夜叉的升级版被称为“金刚夜叉明王”(梵文Vajrayaksa,意思是拥有金刚之力的夜叉)。
日本平安时代的金刚夜叉明王画像
金刚夜叉明王是密教五大明王的最后一位,形象通常是三头六臂,脚踏莲台。手上拿着剑,弓,矢,铃,金刚杵和宝轮。虽然面容狰狞恐怖,一心向佛的金刚夜叉明王却是扫荡一切牛鬼蛇神的善神,在日本武士阶层把它当做“战无不胜的佛”来崇拜。
如果动画里面夜叉王黑木凯有一套金刚夜叉明王的神甲胄,一定不输给修罗王一平的梵天战甲。
阿修罗
几乎所有介绍八部众的文章提到“修罗”的时候,都说它是“阿修罗”的简称。
这种说法非常可疑。
修罗的梵文是Sura,而阿修罗的梵文是Asura,只有一字之差。
修罗王一平
修罗王的POSE是不是和孔雀的很像,孔雀可是高野山真言宗密教的嫡传弟子
在婆罗门教经典《阿闼婆吠陀》中记载,所谓阿修罗无非是魔怪,而诸神被称为“提婆”,也就是所谓的“天”。而在《往事书》中,诸神又被称为“修罗”,好像就是为了和“阿修罗”相对立开。
我们学英语的时候,知道遇到“dis”或者“un”前缀的单词的时候,就知道这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这里阿修罗的“阿”也表示同样的意思。根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记载,修罗诞生于乳海,并被众神所接纳,但是被一部分神所排斥,他们就被称为“阿修罗”,意思就是“不接受修罗的诸神”。
动画片里面的天空界诸神的死对头的日语原版写做“アスラ神軍”,而“アスラ”就是ASURA,也就是“阿修罗“的意思。港译版的翻译很聪明的把中间“ス”给拿掉,然后按照剩下的“アラ”的日语发音,翻译成“阿拉神军”,完美的回避掉正反派名字相似这个问题。要不然如果严格按照日文翻译的话,就会变成“修罗王修罗特与阿修罗神军交战”。别说是小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注:修罗特是修罗王转生天空界后的名字,港译为一平)
到了佛教里面“修罗”和”阿修罗”已经基本上混为一谈了,这也可以看做是佛教吸收印度神话产生的另一个BUG吧。
迦楼罗
迦楼罗的梵文Garuda,是古代印度神话中的鸟王,其名意为“贪食者”。是调和之神毗湿奴(惠明大师)的坐骑。
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翼呈红色,躯体金黄。
迦楼罗王力佳
其他的八部众神将迦楼罗,像男一号修罗王也只有两个必杀技,而单单给了力佳五个技能(迦楼罗翼吹雪、迦楼罗灵视羽、迦楼罗翼紫岚、 迦楼罗火翼阵、迦楼罗金钢缚),主创们应该非常喜欢迦楼王力佳这个角色吧。
迦楼罗这个形象对我国传统小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封神演义》里面的雷震子,《西游记》里面的金翅大鹏,《水浒》里面的“摩云金翅”欧鹏都是以迦楼罗为原型,连《说岳全传》里面都说岳飞是金翅大鹏转世的。
顺便提一句,我国云南大理人特别尊崇迦楼罗,许多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古塔,顶部都站着迦楼罗像。
大理古塔上迦楼罗像
据明代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三塔“各铸金为顶,顶有金鹏,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古代大理水灾频繁,百姓认为都是邪龙作祟所至,佛经上说龙性敬塔而畏鹏,所以就在建塔时将大鹏金翅鸟立于塔顶,目的是“求鹏伏龙治水”。
乾闼婆和紧那罗
这所以要把他们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在早期的印度神话中他们是两口子。
乾闼婆,梵文名叫Gandharva,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梵文名叫Kimnara,意译为天乐神。唐代慧琳法师《音义》载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传说中称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佛教将这二位天神化为已用,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动画片中乾闼婆和紧那罗被分别简化成闼婆王和那罗王
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
还有一种说法描述乾闼婆以香气为生,所以又叫香间神,紧那罗能歌善舞,则为妙音神,所以佛教艺术中飞天常表现出唱歌、跳舞、演奏、散花供养这样的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动画片中的闥婆王高也是一个“打熬筋骨”的武痴,而那罗旺莲加被爱情蒙蔽了双眼,一味的好勇斗狠,和神话中的形象都相去甚远。
摩睺罗迦
摩睺罗迦梵文叫做Mahoraga,Maho就是“伟大”的意思,而raga和那伽一样是“蛇”的意思。所以摩睺罗迦就是“伟大的蛇”或者“大蛇”。
摩睺罗迦的形象和龙王的人首蛇身恰恰相反,是蛇首人身。此外,相对于龙王对应剧毒的眼镜蛇,摩睺罗迦是无毒的蟒蛇的神格的化身。他经常手持乐器,和紧那罗一样是侍奉帝释天(因陀罗)的乐神。
在动画片中对应的是比姿王阿达。
动画片中比姿王阿达原本是天空界普通的一个杂兵,偶然被惠明大师选中,才升格“八部众”之一的。
这个剧情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天龙八部”已经有龙王这样的蛇的形象了,还要加摩睺罗迦这样的一条“大蛇”进来。可能是为了凑齐八位佛教护法神,生生拉来凑数的吧。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天空战记》采用了“八部众”这个设定,但是无论是和印度神话还是佛教传说都是有很大出入的。不过话说回来,《天空战记》只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我们不必上纲上线,甚至钻牛角尖,指责它在设定上的瑕疵。毕竟这部动画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异域文化的窗户,我们不应该忘记初次看到这些“天龙八部”鲜活形象时的新奇和激动。
作者:十字街骑士
日本动画书籍翻译者,喜欢所有Long long ago和Far far away的东西。
相关介绍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介绍
“童话往事”创作团队花费8年多的时间,采访了130余位当年的电视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期间还前往中国国家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全国十多家图书馆,调阅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视频。书中对1979年至1992年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热播过的主要外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片进行梳理与回顾。内容包括这些动画片在原出品国的制作播出情况,以及引进中国后的译制、播出情况和社会反响、观众回忆等。丛书涉及作品粗略统计约150部。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各省市两级电视台首播的时间顺序为序,每篇介绍一部片子,两卷总计约67万字、500余幅图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大陆引进播出外国动画片的时间路线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天空战记》设定漫谈之“八部众”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大鹏金赤鸟(迦楼罗)与印尼国徽
- 1 魔兽世界 考古(魔兽世界考古毁一生?这些装备幻化和坐骑值得你去玩考古)
- 2 普罗霍洛夫(卢布危机下俄土豪大甩卖 卖完豪宅卖球队)
- 3 龙之谷手柄(《龙之谷手游》手柄怎么连接 柄连接教学攻略)
- 4 普罗霍洛夫(俄罗斯土豪准备20亿抛售篮网! 最烂老板是怎样炼成的?)
- 5 天联网(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 6 附魔大师(魔兽世界怀旧服附魔大师在哪 附魔大师位置分享介绍)
- 7 wow烹饪食谱(魔兽世界怀旧服烹饪极品食谱)
- 8 陶谦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好人吗?)
- 9 lol神圣之剑(LOL如果神圣之剑回归,谁最受益?第1:只要不瞎都能上钻石!)
- 10 陶谦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的原因是什么?)

机械战警
坦克射击
梦道满V版
火箭精英3d免费版
太古灵诀
小小帝国无敌破解版
厉害了我的娃
乐高无限
侠影双剑九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