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机游戏 > 手游资讯 > 软件教程 > 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

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

作者:哪吒游戏网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5-28 10:26:05

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无人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隐身性好等特点,普遍装备各国军队,并在近几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广泛运用。目前,无人机运用呈现常态化、规模化、体系化发展势头,必将对未来作战产生重大影响:无人机大量编配使用,改变作战力量结构;全时广域侦察打击,拓展战场时空;催生新的作战概念,改变制胜机理;提高作战效费比,降低作战成本;模糊军民平战界线,冲击战争法理。

无人机以任务为中心进行设计,摆脱了有人机设计中必须考虑人身安全、人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具有体积和重量更小、机动性更强、隐身性更好、滞空时间更长、作战半径更大、有效载荷更大等系列优点。当前,无人机普遍装备各国军队,在近几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以美军为代表的强国军队已常态化、规模化、体系化实战运用无人机;一些中小国家军队和非国家行为体也尝试运用无人机实施非对称作战。无人机作战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作战样式,率先开启了无人化作战的先河,对战争形态的演变带来了深刻影响,并将持续改变军队的技术形态、组织形态和运用形态,使得未来战争的无人化特征更加明显。

一、无人机大量编配使用,改变作战力量结构

各国军队尤其是强国军队,编配无人机的型号和数量均快速增长,军队力量结构比例随之调整优化,从而引起了军队组织形态的重大变化。

(一)无人机装备体系多能化谱系化

当前,无人机在装备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无人机用途,已由遂行以侦察监视、训练靶机、通信中继、诱饵、校射等任务为主的保障装备,转变为遂行以“察打一体”对地攻击任务为主的主战装备。美军、俄军、以军等强国军队装备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齐全,战略、战役、战术衔接配套梯次搭配,具备侦察监视、精确打击、电子对抗、通信中继、空中加油等多种功能的各型无人机。无人机装备体系日趋多能化、谱系化,并且还在大力探索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太阳能无人机等新型无人机。

(二)无人机力量规模比例不断扩大

近年来,强国军队在各级纷纷成立无人机部(分)队,无人机建制力量规模急剧扩充,在各军种力量体系中的比例不断扩大。早在2003年,美空军就组建了第一个“捕食者”无人机中队,2007年又成立第一个无人机联队,下辖6个作战中队;无人机数量由2000年时的不足400架,猛增至当前的1万多架,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有人机数量。而在2008年,无人机操控人员数量就超过了有人机飞行员数量。美陆军排、连、营、旅均按级配备了相应级别的无人机。俄陆军从2013年起,为各师(旅)组建无人机连。

二、无人机可全时广域侦察打击,拓展战场时空

无人机摆脱了疲劳、饥饿、厌倦等人类固有的生理心理限制,能够突破传统战场时空范围,更加有效地利用作战时间,并在更加广阔的战场空间内展开作战行动。

(一)加快作战节奏

一方面,有人机受飞行员生理限制,最长滞空时间不超过十小时,且后期飞行员注意力和作战效率逐步下降。无人机则不受此限制。例如,美军的X-47B在空中加油后能持续作战100小时,且战斗力不会随时间衰减。无人机作战有效延长了作战时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均可执行任务,可实现全时作战,大幅提升作战时间利用率。无人机持续作战时间仅受限于自身续航时间,美军正在研发续航时间长达五年的免维护无人机。随着高性能石墨烯电池、小型核能源、新型蓄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的突破,无人机续航时间将会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察打一体”无人机具备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攻击、评估等多种功能,战场感知与火力打击高度融合,可长时持续侦察监视,及时发现捕捉战机,迅速实施精确打击,从而缩短了“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循环周期,加快了作战节奏。

(二)扩大侦察打击范围

一方面,无人机可远程持续作战,使得强国军队可运用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设置空中监视和打击区,战场更加全球化,拓展了作战空间。例如,2017年,美空军已有61个“察打一体”无人机编队在世界各个热点地区上空巡逻。美国防部要求必要时应增加到84个编队,每个编队约有4架无人机轮换以保证全时不间断执勤。如果派有人机或地面部队去执行同样任务,即使没有引起国际纠纷,也会因为兵力不够、费用高昂而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无人机的出现,以往有人机受环境恶劣、飞行员生理心理等因素限制而难以到达的空间,将逐渐发展为新的战场。例如,临近空间无人机改写了大气层和太空之间没有快速飞行器的历史,可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微型无人机能够携带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武器进入极为狭小的空间,在城市作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已经研制出太阳能驱动、仅有58个原子大小的发动机,在技术上为纳米级无人机研发铺平了道路。此外,以潜射无人机为代表的跨介质飞行器,能够自由出入水下空中实施作战,促进了作战空间的融合。

三、无人机催生新的作战概念,改变制胜机理

无人机这种新的武器装备出现后,以美军为代表的强国军队注重探索实验与之相配套适应的全新作战概念,竭力挖掘并发挥无人机的巨大作战潜能,在改变了未来作战样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制胜机理。

(一)催生一系列无人机作战概念

美军已多次开展无人机自主编组和协同作战实验,初步具备了组织无人机群实施战术攻击的能力,并形成了“蜂群”“母舰”“复眼”等一系列无人机作战概念。

“蜂群”,是指攻击无人机群空中组网自主协同,通过数据链获得同一目标群坐标,并对其实施饱和攻击,可突破敌防御严密的防空体系。据国内主流媒体报道,2017年6月,我国创造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编队集群飞行的纪录。“母舰”,是指空中载机释放大量小型无人机实施集群作战。2017年1月,美军成功使用3架F-18“大黄蜂”战斗机在空中释放多达103架“山鹑”小型侦察无人机编队飞行。“复眼”,是指一次部署多架加挂不同侦察载荷的无人机形成集群,各机之间由数据链连接,通过组合运用雷达、光电等多种侦察手段,一次性高质量完成综合性情报侦察任务。

除形成了无人机自主运用作战概念外,外军还形成了“忠诚僚机”等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概念,并开展了相关作战实验。例如,2014年6月,美陆军升级“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使其飞行员能够切换操控附近的“灰鹰”“影子”等无人机,持续观察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美海军提出了由F-35战斗机引导多架隐形无人机遂行超视距、网络化空中打击和空战的战法。法国也试验了由“阵风”战斗机作为指挥机,控制4~5架“神经元”隐形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无人机用途(无人机军用领域用途与发展)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无人机用途(无人机的多种用途)

下一篇: 小天狗御魂(阴阳师铃鹿御前御魂搭配阵容分享)

本文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