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机游戏 > 手游资讯 > 软件教程 > 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

作者:哪吒游戏网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5-16 12:13:47

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

  文 纪一宁

  一直以来,社交被认为是腾讯的护城河,是流量根基,而游戏业务则是现金牛,是支撑其如今资本战略的攻城锤。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不是半年时间里缩水了近万亿人民币、“荣登”2018年全球股票贬值之最的“宝座”,腾讯恐怕还将继续蛰伏下去——在过去7年中,这家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元老级霸主,选择了蛰伏发展的战略,被批评家们遗忘的同时,在自己麾下聚拢了超过90%的互联网新生代独角兽级企业,成长为令人无法直视的庞然大物。

  8月15日,腾讯公布了半年财报,“增速放缓”四个字让两日内股价下跌超过6%:自今年1月达到股价高点之后,股价下跌已超过25%、市值蒸发超1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两个“京东+拼多多”的市值,可谓惨烈。而在此期间,大股东Naspers入股17年来的首次减持与创始人马化腾的高位套现,也被认为是腾讯即将走入低谷的证明。

  看上去正在被资本市场抛弃的腾讯,也由此开始遭受批评家们的新一轮洗礼:从产品结构到高管诉求,甚至企业梦想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一时间腾讯被加上“中年危机”、“发展瓶颈”、“帝国崩塌”这样的标签词。巧合的是,上一次腾讯被如此批评,正是增速放缓的2011年,彼时的腾讯刚刚从3Q大战中脱身,赢了官司却输了人缘,被推上了互联网公敌的位置,也正是在那时,腾讯开启了全新的“流量+资本”战略,开始了一段长达7年的蛰伏扩张期。

  增速放缓的理由显然并不足以砍掉近万亿人民币的市值,腾讯的低潮更像是缘于被误读的战略与未来。

  一直以来,社交被认为是腾讯的护城河,是流量根基,而游戏业务则是现金牛,是支撑其如今资本战略的攻城锤。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纵观已经走上“流量+资本”之路7年的腾讯,虽然因为有从一家互联网企业转型为投行的趋势而估值受损,但“社交+游戏”的核心业务罕逢敌手、在投资布局上领先甚远,平台作用日趋明显,并且触角之深广,足以让任何对手颤栗。

  管中窥豹:未战先“输”?

  除了因为增速放缓而带来市值跳水,时下与今日头条在短视频领域的缠斗被认为是腾讯的痛脚:头条系产品从微信、视频、游戏和门户抢走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也成为2018年腾讯广告业务增速不理想的重要原因:2018年上半年,腾讯广告收入从Q1的55%同比增速降低为39%、社交广告从占比69%跌至66%。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头条系产品截杀的结果。

  今日头条的崛起,一方面缘于腾讯在短视频风口的后知后觉,让其诸多产品分走了本属于自己的流量,另一方面则在于腾讯在算法上的落后,自身始终无法打造出符合低维度市场用户需求的短视频产品,致使其在多个领域受挫。

  基于这两点客观存在,最近马化腾砸出30亿元要救活本已休克的微视业务,这一行为,被解读为是对头条的反击,看上去,腾讯已经是黔驴技穷,大有未战先输之势。但对于腾讯这样单一游戏业务就有年过千亿营收的企业而言,30亿真的算得上“绝地求生”吗?

  试想一下,如果头条系产品有丝毫能做起来社交或游戏业务的潜质,腾讯绝不可能只以区区30亿应战了。

  事实上,对于腾讯如此体量的互联网巨头,如果还要与新贵们在某一个角落的几个百分点上分高下,这才真是自降身份。对于腾讯而言,短视频业务能否独步江湖根本不重要,因其自身的核心业务根本就不在这一领域,就如同电商、阅读与出行等诸多领域一样,竞争、摩擦、扶持,腾讯可以接受任何竞争者的存在,正所谓“让他三尺又何妨”。

  原因就在于,今天的腾讯,已经根本无需在某个角落与任何对手缠斗,7年的转型布局与蛰伏扩张,让其对自己的去中心化战略清晰无比。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腾讯对于头条系的“放纵”与“无计可施”,表面看上去是去中心化战略的败退、产品算法的落后与在对手蚕食面前的颓势,但根本上是腾讯近7年来战略的一贯坚持:即以巨人的姿态,后发制人。

  谋定后动:巨人姿态

  腾讯的后发制人曾经是个贬义词,也是其在Web2.0时代被认为是“互联网公敌”的主要原因。彼时的腾讯,主打战略是微创新,被互联网江湖称之为“腾讯模仿谁,谁就得死”,并成为2010年3Q大战的矛盾焦点。但此后的腾讯,变得低调、务实且霸气,在“流量+资本”的战略框架下,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个产品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无疑是社交,前有马化腾QQ打天下,后有张小龙微信守江山,腾讯的单个产品的估值和盈利能力,完全顶得上一家独角兽公司。

  这才是腾讯真正的底气所在,虽然在干掉了自家的老大哥QQ之后,微信的活跃用户规模已经摸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天花板。但在挖掘已有用户的价值方面,腾讯的能力无人能及:自2017年第一季度至今,腾讯收费增值注册账户数量从9.8%到目前的30.3%,增速惊人。如何挖掘存量用户中的超级用户,正是互联网巨头下一个阶段的主战场,腾讯已经先行一步。

  更何况腾讯绝非一条腿走路:过去半年估值跳水风波,重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对于游戏业务未来的忧虑,但在游戏领域,放缓了脚步的腾讯,依然是世界级的独角兽,2017年腾讯游戏收入达978亿元(约143亿美元),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须知在2017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游戏公司总收入才941亿美元,腾讯独占1/6强。

  显而易见,在巨人腾讯的战略版图里,生态根基是社交,盈利根基是游戏,前者决定未来,后者主导当下,对于腾讯帝国可谓“国之重器”,这也是为何在中国互联网江湖中,这两个领域腾讯鲜见对手的原因,因为任何可能影响其统治的苗头,都已经被扼杀于襁褓。而至于其他,腾讯的态度在7年的蛰伏中,已经打磨得颇为“佛系”。

  由于在QQ和微信上的的巨大社交成就,未来超过90%的中国互联网私域流量已经被腾讯抓在手上,并且由于社交生态的用户裂变,腾讯成为唯一一家同时在社交媒体、支付、游戏、即时通讯和音乐等领域拥有用户数据的公司。随着初级流量红利被消耗殆尽,腾讯的社交生态,恐再难觅敌手。

  现下变现能力一般的社交生态,如果被解读为腾讯的最后一道防御堡垒,无疑是对手们致命的失策,固守社交,非但不是保守,甚至可以成为腾讯一统江湖的杀手锏。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腾讯帝国(腾讯帝国:被误读的互联网公司)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祖玛攻略(七彩祖玛1攻略)

下一篇: 腾讯帝国(腾讯帝国与阿里帝国)

本文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