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手游资讯 > 游戏攻略 > 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

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

作者:哪吒游戏网 来源:哪吒游戏网 2020-07-02 08:28:20

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哪吒游戏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介绍,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希望这篇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

现存新闻类移动应用大概分为三类。

媒体类,多是由传统媒体背景的新闻类移动应用,比如新华社,澎湃新闻。此类移动应用依托于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与专业的新闻采编经验,内容优势自然不用多说,但是技术和洞悉用户方面的短板也很明显。

聚合平台类,依托于信息抓取和智能推送技术,该类移动应用能通过对用户浏览过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优势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大量筛选信息的事件成本。但是由于只是作为资讯聚合平台,没办法像其他生产内容的媒体一样建立起用户对该品牌的品牌认同与信仰。ZAKER,今日头条。

门户类,具有雄厚的互联网背景,和大量的用户基础,每个应用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搜狐新闻就有视频的优势,百度新闻就有搜索引擎大数据的优势,腾讯新闻有社交的优势。依托于大量的用户数据资本与大量移动应用设计经验,该类新闻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十分精良百度新闻客户端百度新闻客户端,内容上属于大而全的新闻客户端。

案例选择

媒体类:澎湃新闻 关注时政的用户传递高质量的硬新闻与思想。(沉着、严肃)

聚合平台类:ZAKER 为用户提供咨询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时尚、活力)

门户类:百度新闻 基于用户兴趣模型为用推荐资讯。(界面漂亮)

我将分别从三个维度对这三个产品进行用户体验分析,功能方面(有用性),操作/交互方面(易用性),用户满意度(爱用)。

功能方面

这些专题的名字让我很是困惑,“私奔”其实是跑步的专题,那么它和“运动家”和“身体”其实都属于“身体健康”,其实可以不用如此细分,用户在需要获取健康咨询时还要花时间思考到底自己的情况属于哪个专题?而且专题名称也可能会让用户摸不着头脑,不如通俗易懂。

在社区中用户头像不可点击,也不能加关注。但是在“好友分享”中又有“朋友动态”这个功能,而只能加已绑定zaker的微博或微信好友,这样的加友渠道会不会太窄?这样基于关注相同话题的弱社交目的也不能被满足,UGC热情将大打折扣。

有点赞功能但不显示点赞总数,会让用户感觉缺少一些生气和活力。在真实世界中,我们都喜欢热闹的地方。如果我们喜欢的东西也被大多数人接受,我们就更乐于表达对它的喜爱。这种从众心理在互联网世界同样适用。所以点赞总数会潜意识引导用户表达,从而在心理上给予满足。

用户通常很少会主动设置关键词感兴趣程度,有点麻烦。让我最最最不能理解的是,当你要删除一个选错的兴趣关键词的时候,他竟然,不!让!删!高冷的弹出个提示框告诉我“关键词,不得少于五个。”感觉被他教训了:-( 不是很友好。

操作方面(交互)

澎湃新闻

导航:切换频道时未能提供给用户预判信息,所以用户需要滑动翻页才能得知自己的目标频道在哪页。而可见的各频道导航隐藏于右上角的控件中,需要用户点击-选择-查看目标频道。增加用户操作步骤。左边右边各一个导航:会让用户产生困惑,哪个才是主导航?我想看时政频道的新闻,应该去左面找还是右面?我在左边添加的订阅会出现在右边的导航中吗?

优化方案:

1、将右上角空间中的隐藏导航外置,使用户不用寻找被隐藏在二级页面中的各频道。

2、将“频道顺序设置”功能整合到到左边导航中,减少用户的认知和学习成本。

页面逻辑:主页选择一条新闻后新闻详情页从右面滑出(<—)覆盖主页。但当用户想返回主页,向右滑动详情页时主页又是从详情页上方覆盖回来。这极不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极易造成用户的困惑。在物理世界当中,一个东西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回去,一个物体被覆盖后它的空间位置就应该在下方。但是澎湃此处的设计不符合这个物理隐喻。加之左边的导航在点击后页面依旧随意覆盖,致使页面逻辑混乱,用户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哪。

页面布局:主页单条新闻所占空间较大,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手指滑动成本才能浏览多条信息,大量地滑动还会造成用户的视觉晕眩。新闻资讯不同于其他内容如视频(需要展示出全部,使用户可直接点击观看,减少操作步骤)或问吧(展示大图的原因是,每天产出的内容较少,并且需要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主页的大图显示可营造气氛),而新闻本身就是海量的,需要用户快速浏览从而找到自己需要信息,所以我认为大图欠妥。

ZAKER

采用底部tab导航模式,将常用功能清晰罗列。总体设计体验非常良好。

视频:首先视频没有给予充足的提示和强调,在图片上没有与其他普通图片作区分。其次视频不能直接在列表页播放,用户若要观看视频需要:点击进入详情页—点击播放。改进方案:使视频在列表页可直接播放。减少用户点击次数,一步达到目标。

“我的”界面采用独占屏幕式设计,而处于该界面中的各功能属于优先级较低的功能,个人觉得采用独占屏幕试的设计不利于用户专注于资讯的获取。毕竟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的多数场景是碎片化的,要尽量使用户可以专注在资讯的获取和阅读上面。优化方案:采用抽屉式导航,半露出主页面,使“我的”界面与主页产生上下文联系,引导用户在其他界面只做短暂停留。

疑问“我的收藏”界面当中的返回控件为什么在左下?其他相同层级的界面返回控件全部都在左上。这明显不符合一致性的设计原则,而且会更占空间。但是思考了很久仍没有满意的答案,有可能是因为“我的收藏”是常用功能,返回控件放在下面会方便用户单手操作,但是向右滑动返回上级界面的手势操作可以代替点击控件啊,这也是用户们都普遍认可的,不值得为了这个而牺牲一致性。所以哪位大神可以帮我解释一下这样设计的目的,不胜感激。

百度新闻

评论:评论功能需要用户点击–跳转到另一个界面–点击输入按 钮进行评论,单独界面不光增加用户操作步骤,还不利于评论时与内容保持上下文联系。

两个功能相似用户难以区分:文章结束时的“好文”、“太水”与隐藏在右下角更多控件中的“感兴趣”、“不感兴趣”。虽然两个功能的目标不同,前者为满足用户情感表达的需求,后者可以优化用户的兴趣模型从而达到更精准的推送。但是用户通常不会理解的如此细致,况且后者还被隐藏,用户若对该话题不感兴趣通常不会点击进入。就算进入之后发现不感兴趣也只想马上离开,更不会特意去找隐藏在右下角的“不感兴趣”。用户的兴趣通常是本来就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点击某条新闻之前就是确定的。比如我对足球不感兴趣,我绝对不会点击足球的新闻,更不会看完新闻才发现我对足球不感兴趣。所以我认为可以把“不感兴趣”换一种方式放在列表页更妥当。

LOGO:我觉得移动应用不像网页一样入口多且杂乱。我们打开一个应用时会很明确的知道它是谁。所以logo在品牌强调上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品牌感的营造用品牌色来代替我觉得就已足够。不光占用阅读空间,而且百度新闻的上导航的颜色很深,给人一种压迫感。

用户主观满意度(爱用)(因为时间的原因,数据比较单一,不够精确,请见谅。)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详细阐释,如果您觉得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哪吒游戏网小编,ZAKER&百度&澎湃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分析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有帮助可以收藏一下。



上一篇: 商店英雄玩法攻略介绍

下一篇:

本文标签:
猜你喜欢